2010-11-03

[Life] 格局決定結局、 態度決定高度

轉載分享  格局決定結局、 態度決定高度

瑞典有一個人名叫諾貝爾。

他在讀小學的時候,成績一直名列班上的第二名,第一名總是由一個名為柏濟的同學所獲得。有一次,柏濟意外地生了一場大病,無法上學而請了長假。有人私下為諾貝爾感到高興說:「柏濟生病了,以後的第一名就非你莫屬了!」

諾貝爾並不因此而沾沾自喜,反而將其在校所學,作成完整的筆記,寄給因病無法上學的柏濟。到了學期末了,柏濟的成績還是維持第一名,諾貝爾則依舊名列第二名。
 

諾貝爾長大之後,成為一個卓越的化學家,最後更發明了火藥而成為鉅富。當他死後,並將他所有的財產全部捐出,設立了知名的諾貝爾獎。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孳息,獎勵在國際上對於物理、化學、生理、醫學、文學、經濟及致力於人類和平有所貢獻的人。
 

因為諾貝爾的開闊心胸與樂於分享的偉大情操,他不但創造了偉大的事業,也留下了後人對他的永遠懷念與追思。最後在歷史上,大家都認識考第二名的諾貝爾,但鮮少人知道,永遠考試第一名的柏濟啊!
 

從諾貝爾的故事中,我們獲得一個深沉的感受,諾貝爾的成功,絕非只靠他的聰明才智而已,更重要的是他的心胸氣度與分享的態度。真所謂:「格局決定結局、態度決定高度」是也!


人猿泰山為什麼被稱為森林之王呢? 
論力氣,它比不過大象;比速度,它比不過獅子與老虎;比靈敏,猴子有過之而無不及。 泰山之所以在森 林稱王,不是依賴武力與體力,他靠的是關係! 他和每種動物交朋友,關心他們也照顧他們,所以大家都喜歡他。所以當泰山有急難時,大叫一聲:「喔耶喔!」每 隻動物都出來,樂意幫忙他。


泰山的叢林法則,其實也可以運用到現實的社會中,我們可以發現,真正成功的人,絕不只靠自身的實力,其實他更懂得整合人際資源,進而創造更多價值。  我們能夠去了解可運用的資源,去發展良好的關係。 一旦整合發揮,人人都會叫你第一名喔!
 

未來成功的新典範:不在你贏過多少人,而在於你幫過多少人。你幫過的人愈多,服務的地方愈廣,那你成功的機會就愈大。
 

終身義工孫越的名言:「好東西要跟好朋友分享!」正是建立人際關係,整合力量的最大元素啊!
 

只要太陽一露臉,我們的脖子便伸得好長,這是我們的好習慣,每天把笑臉迎向陽光

回首頁: Amy-David Blogger

[Healthy Life] 康健雜誌:全民瘋保健食品---聰明選購保健食品大調查

康健雜誌:全民瘋保健食品!如何聰明買,正確吃?---聰明選購保健食品大調查
2010/05 康健雜誌 138期


台灣保健食品學會理事長潘子明預估,未來三年國內保健食品整體市長成長率10%。《康健雜誌》調查結果反映,不分性別或年齡,有高達九成五的民眾吃過保健食品


超過七成有買過保健食品,購買次數集中在兩個極端,5次以下最多(34.7%),其次是16次以上(20.58%)。從年齡來看,輕度購買者(1〜5次)中以20〜29歲最多,40〜49歲與60歲以上這些中、老年人偏重度購買(16次以上),顯然,政府不應只針對老年人做衛教宣導,年輕人的購買力也不容小覷,應該被重視。(表A-2、A-3)


在花費上,一次最高花3000元的人最多,佔了40.5%,其次1000元以下;仍有超過一成民眾最高一次花費在萬元以上,這些人以30〜39歲、高中職學歷為多。
(閱讀更多: 2010/05 康健雜誌 138期


回首頁: Amy-David Blogger

2010-11-02

[Healthy Life] 食品藥物相剋圖解

[Healthy Life] 食品藥物相剋圖解
回首頁: Amy-David Blogger

[Healthy Life]《別讓不懂營養學的醫生害了你》美國暢銷書

《別讓不懂營養學的醫生害了你》 - 「Sky is the limit.」(只有天空才是我的極限) - Teresa - Yahoo! BLOG

《別讓不懂營養學的醫生害了你》美國暢銷書
作者簡介:

雷·D·斯全德,醫學博士,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本科畢業後,在加利福尼亞聖地亞哥市墨西醫院完成研究生學業。他至今已從醫30餘年。他在過去7年裏一直專注於營養藥物(營養補充品)的研究和實踐工作,並在美國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亞、英國和荷蘭講授這一課題。
他的研究證明這樣一個事實:營養補充品的作用比我們想像的更大,甚至對一些已經患有嚴重疾病的病人,也是有效的。

回首頁: Amy-David Blogger

[經營] 服務業成敗的關鍵

這篇文章是寫給有志從事服務業的朋友,在你著手投資之前,最好先看一看、想一想。
我相信,假如你是初創業,這篇文章對你會有所幫助。

服務業有別於製造業。
好比說鋼筆的製造商,從設計一款新筆、開模量產、批發上市、擺在貨物架,到客人購買使用,整個交易過程廠商與顧客不存在「面對面」的接觸。

製造業只要確定自己生產的商品擁有吸引人的品質和價格,再加上適當的通路和知名度,就能夠立於不敗之地。
可是服務業呢?

服務業和製造業最大的差異,是賣方必須和顧客進行面對面的接觸。

這種人與人的接觸,講究的是「感覺」。
感覺很難量化。
 好比說講三遍「謝謝」是有禮貌 ,不講謝謝是沒禮貌。
 感覺就是感覺,好壞全在心裡。
好比說,有一次去鼎泰豐用餐,飯後因為那陣子咳嗽而要吃藥,於是從口袋拿出藥包。本想配著桌上已有的茶水服用,沒想到,我把小藥包從大藥包裡面取出來,還在撕包裝紙,服務員已體貼地送來一杯溫開水,同時微笑道:「先生,您需要白開水吧?」

非常感人,也令人難忘。
這是一位難得的服務員,她可貴之處在能夠設身處地為客人著想;甚至,她比客人想得還周全、還迅速。

等客人開口以後才有所反應,是服務業勉強及格的門檻。 (詳細內容: 服務業成敗的關鍵)


回首頁: Amy-David Blogger